亚洲体育365
天气预报:
古代土默川平原的服装文化
来源:
编辑:谢荣霄
日期:2017-01-11
     据《呼和浩特工业史》载,在土默川平原(呼和浩特地区),史前先民的衣料主要为粗麻布,并且崇尚红色。但由于染料制造以及染色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,染出的布料为赭色。这种赭色粗麻布的原料大多为野生麻类。那么,麻类植物如何变为可供纺织的麻料?遗憾的是,资料未载。据推测,先民或许会使用沤麻法——即将麻秆浸泡于水中,待其表皮纤维从麻秆上剥离后取之。20世纪80年代,在当地的乡村依然可以见到这种古老的沤麻法。

    有了麻纤维,还需纺成纱织成布。据称,当时的土默川平原一带的史前先民,通过两种方法将麻纺成纱:一种为搓捻续接纺纱法,另一种为纺坠纺轮工具纺纱法。织布技术则起始于编席和织网。有了布,还需缝制成衣服。先民将布料用石刀或陶刀、骨刀裁出衣服的各个部位,之后用骨针或骨锥穿针引线缝制而成。


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,中原农耕民族与胡地游牧民族的服装各具特色。史书记载,当时中原盛行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。而在胡地(包括今土默川平原),为适应游牧生活,胡人的服装窄袖紧身,其上衣长不过膝、下穿长裤、脚穿革靴,腰系皮带。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,赵武灵王改革了本国士兵的服装,即著名的“胡服骑射”。从此,胡服成为一种时装流行于今土默川平原和中原一带。


    西汉时期的土默川平原,匈奴人的服装一般为皮衣革靴,汉朝人的服装则款式多样。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出土的东汉壁画墓中可以看出,东汉时期,在当时的封建庄园等地,官员及贵妇等有身份者身着宽袍长袖的服装,庄园里的仆役亦身着黑色长衣。杂耍艺人的服装则颇为“惊艳”:一些演员光着膀子,双臂缠着随风飘拂的红绸,下衣像是灯笼裤,衣着似有胡服之风。


    这些服装的面料,也许既有绸料也有麻料。据史书记载,汉代人日常穿的服装,分为袍服和短衣两类。富人及贵族以纱或帛制成的禅衣为常服。百姓和农民则多穿粗布衣服,称为“桓服”或“短服”。其多以粗糙的麻、毛衣料制成,亦称“褐”。因此“褐衣”成为身份低下者的代称,“布衣”则是平民的专用词。


    唐代人的服装样式比较开放,但同样存在着尊卑贵贱之分。最高统治者曾数次下令,对文武百官和庶民百姓的服饰质地和颜色做出详细规定。从某人的服装颜色中,便可知其是官还是民或是几品官员。唐洔云:“意气骄满路,鞍马光照尘。借问何为者?人称是内臣。朱绂皆大夫,紫绶悉将军。夸赴军中宴,走马去如云。” 但总体看,唐朝人的服装比较丰富多彩。


    在漫长的等级社会中,服装除具有遮体和御寒等功能外,还是身份的象征。但由于受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风俗等因素的影响,一些朝代的服装样式、色彩及着装规矩呈变化之势。譬如,在三国时朝,曹魏初年对衣饰等级的限制并不多。史载,曹操禁止奢侈,后宫不敢着衣锦。而在东晋,社会盛行黄老哲学及凊谈之风,人们的服装则崇尚素雅飘逸。服装的色彩,既非秦的黑色,也非西汉的黄色和东汉的红色,而是喜欢白色。


    魏晋时期,在土默川平原,鲜卑族民众或以皮衣和布衣为主,但贵族们也可能会穿绸缎服装。有资料称,魏晋与鲜卑友好。曹魏每年拨赠拓跋鲜卑数以万计的金帛缯絮。西晋皇帝还曾赠送其锦缎之物。据此推测,拓跋鲜卑的社会上层人士可能会以绸缎为衣。


    辽代的土默川平原,契丹人以皮毛为衣,用于御寒。但在平时,契丹贵族会穿丝绸服装。在金代,女真人无论贵贱,都穿布衣,只有粗细布之分,而且喜欢白衣。明初,最高统冶者摒弃了元朝服饰,下诏“复衣冠如唐制”。并对社会各阶层的服饰做出严格规定。另外,由于当时商人属于贱民阶层,因此只许穿布和绢衣,不得穿绸和纱。到了清代的土默川平原,民众的服装以长袍马褂、旗袍为主,也有短衣,等等。


    服装是一面五光十色的镜子,折射出某个时代的社会风貌。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。土默川平原地处苦寒之塞北。当地的服装文化无疑受到当地风土的影响。此外,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各族民众互相借鉴和学习,逐渐形成了具有土默川平原特色的服装文化——注重实用兼顾美观,同时具备开放和包容性。

附件下载: